联想鞋业ERP-一场透明化革命
做ERP,对这家发展迅速的大企业来说,只是有很多小问题而已。 比如,随着1994~1998年,联想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达到43%,联想财务截止日和出表日时间间距越来越长,由15天直到超过30天。
但是,值得为之付出3000万吗?事实上,联想公司一直在为这类问题烦闷,1992年,联想开始开发自己的MIS系统,完成了销售小票的电子化,开始使用机器打印代替手工开票。“但是这个时候,销售、库存、财务系统都是分开的,高峰期间,销售小票和库存单据要用麻袋送到财务部。”联想集团公司供应链管理部副总经理杨京海回忆。
到了1995年,联想已发展成一艘“大船”,由于PC市场竞争加剧,在市场风浪中急行的联想面临的已经不是内部操作上的技术性问题,更多的是来自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挑战。
首当其冲的是,IT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下降,这直接导致制造商大量积压库存的市价已远远低于账面的价值,这在无形中会虚增企业的存货价值;其次,是来自大量欠款销售的风险。这两个问题的延迟将会动摇企业决策层的信心。
来自下游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成为PC制造商的另一大挑战,摆在联想面前的两个新课题---如何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安排生产计划?采购计划又依据什么来制订?
联想需要ERP来解决问题。想象中的ERP是一个商业世界的水晶球:准确地反映出联想资金流与业务流达成统一管理,描述从客户下订单开始到给送货结束为止的整个业务运作过程。一项业务引起的应收、应付、在途、存货资金都有实时动态的控制点,每一个环节的资金状态都在系统的控制之下。一个企业用户通过ERP系统可以即刻回答业务运作过程每一个环节的状态。例如:客户需求的产品是否在运输途中?库存量目前是否可以满足?生产线上的在制品是否有客户需要的产品?短缺的材料是否已经进行了采购?已经采购的原材料何时能够运达?
但柳传志自己也说:“上ERP是找死,不上ERP是等死。”在中国波ERP浪潮中, 因为ERP的先进理念和中国企业应用存在着很大的落差,ERP在中国的发展存在着“炒着热,吃着凉”的现象。ERP的实施难度更是让很多厂家望而却步,其成功率在国内只有20%。可柳传志对那些正在不断出现的小问题非常敏感,他预感它们正在连成一个毒瘤,那足以让联想整个管理系统崩溃吗?他不想让这个危机在后面等他,与其踯躅不如现在就下决定。柳传志为此投入了3000万。
“我们的每个采购和生产计划人员每天一清早打开计算机,就可以得到一个他要做事情的提示。这实际上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,也就是ERP的原始构想。这就是决策的信息化。”杨元庆说。
1998年11月,联想决定采用SAP的ERP软件--R/3系统作为联想的基础平台。联想ERP波实施的范围主要围绕以上三大类业务进行,联想ERP系统规划由五大部模块组成:财务会计(FI)、管理会计(CO)、销售和分销(SD)、物料管理(包括采购和库存)(MM)及生产(PP)。